今天晚上與一位在CC認識的中山人吃飯,想不到大家談了很多,吃了水煮魚,十分滿足.早兩天吃了很好味的咖哩,天啊,為何到最後才讓我在L.A.找到好味的食物?
本來有兩個主題想寫,但忘記了另一個.
話說上星期日,女RM前一晚邀請我和男RM到附近一間cosplay cafe吃下午茶,好奇心驅使下去了
本來約了三時出門口,當然又是遲到了.到了那裡,女RM約了另外兩個朋友,是一對台灣人情侶,女的很美眉,男的也很健談,聽他的口音應該是在美國長大的. 不知道是否台灣人都認為香港人不懂說國語(雖然我的男RM真的不懂),那位男的對著我們說英語,但對著女RM和她的男友卻是說國語.
一入到那間cafe,媽的,已經有嘔心的感覺,那些上年紀的日本人穿著lolita為你服務,已經知道這次來的目標是食飯
東西不便宜,也是預計之中,不想選擇,與男RM分享一個聲稱可供一至兩人食用的英式下午茶,加茶一pot
等了很久才有人落單,食物也很久才送上.一送來,我真的不知道兩人份的意思何在......
小得無話可說,也算吧,因為那時候已經是4時多,想想回家又要吃晚飯,便算了
全程基本上,我和男RM是搭台的,與那對台灣情侶完全沒有交流,當然我想交流的是那位美眉
女RM也算周到,有時會和我們談,有時才與那對情侶和自己的男友談
但其實我和男RM都不知道為何大家要同台吃飯. 認識新朋友沒有所謂,但既然大家都沒有興趣交流的話,實在是沒有意思.所以女RM有點好心做壞事.但我們都沒有怪她這件事,因為她的出發點是好的.
好戲在後頭. 結帳時,我和男RM share的tea set索價19.99美元,這間cafe強迫客人付18%的小費,已經不合理.
因為全程都沒有服務,連茶喝完也不為我們加添,收18%的服務費相信是為了這群老年人敢於在眾人面前寫上lolita的勇氣
這樣也算,來了美國4年,都看化了. 在這裡,堂食要付稅. 通常這些情況,我會讓女RM計算好,再告訴我一個數額,我便會乖乖付款,因為小弟的數口太差
但最後,我和男RM各付了16元,那個19.99的tea set一秒間升價萬倍至32元
連我這個數學白痴也感到不妥,因為沒理由要多付一倍錢,我不是大劉到福臨門吃飯,小費比帳單還要多
男RM亦是數學中人,也即時提出不妥,但女RM再計算,也堅持是對的,我這個數學白痴當然不會出聲
後來想了整晚,才明白為何會這樣. 其實那對台灣情侶叫了很多食物,也有叫酒,每樣都很貴,而女RM和男友也吃了兩份餐和一份tea set
而女RM順理成章把稅金和小費都除6個人,結果我和男RM本來一同吃了20元,但卻要承擔他們的小費和稅金,因為大家的款額相距太大
這個遊戲是,吃得愈多,省得愈多.所以我和男RM後來愈想愈不服氣,特別是男RM,因為當時他已提出這個問題.我也認為女RM實在有責任,因為有常識的人,看到我們要付的和我們所吃的相差那麼遠,都會意識到有問題
另外一個原因當時沒有提出,是有陌生人在,而且大家都是男人,港男最怕就是被港女指是cheap
錢不是問題.我既然來了,便預了要花錢.但我沒有吃的,也不應由我付吧.但可以做的不多,所以只好當作買個教訓
這個亦是美國社會一個我很痛恨的問題:小費文化
來了多年,真的很痛恨要付小費,想信美國是全球最講究小費的國家,最慘的是吃碗越南粉,也要付一美金
有時沒有服務,卻要照付,小費的意思何在?
所以回到香港時,在外面吃飯會覺得很爽,因為香港不用怎麼付小費,大陸更加不會
在奧地利時,我更加享受.因為每次在外面吃飯還是喝杯咖啡,都是分開付款,除非是事先聲明.
侍應會帶著一個很大而多層的皮包,即場為你所吃的而作計算和找續. 最重要的是,在歐洲基本上不用付小費,即使付也是很少,最有趣的是付小費是,你是向侍應說找回的數額.
所以,我很愛歐洲這種做法,亦應為這種做法很應該發揚光大
本來有兩個主題想寫,但忘記了另一個.
話說上星期日,女RM前一晚邀請我和男RM到附近一間cosplay cafe吃下午茶,好奇心驅使下去了
本來約了三時出門口,當然又是遲到了.到了那裡,女RM約了另外兩個朋友,是一對台灣人情侶,女的很美眉,男的也很健談,聽他的口音應該是在美國長大的. 不知道是否台灣人都認為香港人不懂說國語(雖然我的男RM真的不懂),那位男的對著我們說英語,但對著女RM和她的男友卻是說國語.
一入到那間cafe,媽的,已經有嘔心的感覺,那些上年紀的日本人穿著lolita為你服務,已經知道這次來的目標是食飯
東西不便宜,也是預計之中,不想選擇,與男RM分享一個聲稱可供一至兩人食用的英式下午茶,加茶一pot
等了很久才有人落單,食物也很久才送上.一送來,我真的不知道兩人份的意思何在......
小得無話可說,也算吧,因為那時候已經是4時多,想想回家又要吃晚飯,便算了
全程基本上,我和男RM是搭台的,與那對台灣情侶完全沒有交流,當然我想交流的是那位美眉
女RM也算周到,有時會和我們談,有時才與那對情侶和自己的男友談
但其實我和男RM都不知道為何大家要同台吃飯. 認識新朋友沒有所謂,但既然大家都沒有興趣交流的話,實在是沒有意思.所以女RM有點好心做壞事.但我們都沒有怪她這件事,因為她的出發點是好的.
好戲在後頭. 結帳時,我和男RM share的tea set索價19.99美元,這間cafe強迫客人付18%的小費,已經不合理.
因為全程都沒有服務,連茶喝完也不為我們加添,收18%的服務費相信是為了這群老年人敢於在眾人面前寫上lolita的勇氣
這樣也算,來了美國4年,都看化了. 在這裡,堂食要付稅. 通常這些情況,我會讓女RM計算好,再告訴我一個數額,我便會乖乖付款,因為小弟的數口太差
但最後,我和男RM各付了16元,那個19.99的tea set一秒間升價萬倍至32元
連我這個數學白痴也感到不妥,因為沒理由要多付一倍錢,我不是大劉到福臨門吃飯,小費比帳單還要多
男RM亦是數學中人,也即時提出不妥,但女RM再計算,也堅持是對的,我這個數學白痴當然不會出聲
後來想了整晚,才明白為何會這樣. 其實那對台灣情侶叫了很多食物,也有叫酒,每樣都很貴,而女RM和男友也吃了兩份餐和一份tea set
而女RM順理成章把稅金和小費都除6個人,結果我和男RM本來一同吃了20元,但卻要承擔他們的小費和稅金,因為大家的款額相距太大
這個遊戲是,吃得愈多,省得愈多.所以我和男RM後來愈想愈不服氣,特別是男RM,因為當時他已提出這個問題.我也認為女RM實在有責任,因為有常識的人,看到我們要付的和我們所吃的相差那麼遠,都會意識到有問題
另外一個原因當時沒有提出,是有陌生人在,而且大家都是男人,港男最怕就是被港女指是cheap
錢不是問題.我既然來了,便預了要花錢.但我沒有吃的,也不應由我付吧.但可以做的不多,所以只好當作買個教訓
這個亦是美國社會一個我很痛恨的問題:小費文化
來了多年,真的很痛恨要付小費,想信美國是全球最講究小費的國家,最慘的是吃碗越南粉,也要付一美金
有時沒有服務,卻要照付,小費的意思何在?
所以回到香港時,在外面吃飯會覺得很爽,因為香港不用怎麼付小費,大陸更加不會
在奧地利時,我更加享受.因為每次在外面吃飯還是喝杯咖啡,都是分開付款,除非是事先聲明.
侍應會帶著一個很大而多層的皮包,即場為你所吃的而作計算和找續. 最重要的是,在歐洲基本上不用付小費,即使付也是很少,最有趣的是付小費是,你是向侍應說找回的數額.
所以,我很愛歐洲這種做法,亦應為這種做法很應該發揚光大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