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一如所料,寡佬渡過
洗衣服,去超市,焗蛋糕,回教堂
晚上八時正mass,只有三十多人,少得可憐,有位露宿者出席,但開始時比神父請走,雖然他身上發出的味道真的極度濃烈,但我覺得有點兒那個
教堂內的其中一位女神主動跟我談了幾句,算做有些安慰
做聖血員一切順利,完成後清理,跟一同做聖血員的一位男人談了一會,他是在大學工作,來自Texas 的
教堂在活動室設置了potluck,但自己一早已在超市買了羊扒和紅酒給自己慶祝. 仍去看看,吃了些食物,有人帶了炸雞,竟然非常好吃.
吃了一會,因為沒有認識的人,連神父也怕了我,去了跟成年人談天,所以趕回家煮羊扒. 感恩,因為我的車子沒有被阻塞.
回來吃了三塊羊扒,一些麵包,飲了大半支紅酒,很滿足. 羊扒在超市,六塊賣20元,很貴,但一年一次,況且一直想買又不捨得,趁著節日慰藉自己寡佬的心情也不過份
紅酒來自上次試酒的地方Sonoma,是cab,這支濃得很,飲得慶起,把前幾天剩下的白酒加入檸檬水來飲,當然醉了
躺在床上看剛到的Hebe演唱會DVD,很好,看到一半去了洗澡,之前已嘔吐過一次,怎料洗澡的時候嘔了三次.很方便,把後半的浴門打開,把頭伸出馬筒便可以嘔吐,不會弄污地方. 太耐沒有這樣醉過,這樣做酒精麻醉自己也真的不錯.
看完Hebe 的演唱會,意猶未盡,再看一套買了很久的美國校園爛片,因之到中段不能播放,這次順利看到最後. 睡覺,早上曾醒來,然後一直睡到下午二時
今晚有朋友來臨,感覺應該會好一點
-----------------------------------------
這幾天都有更新此blog,除了因寡佬節氣氛濃厚而有感而發外,亦想趁著空閒多點更新. 下年六月應該會完成學業,回到香港,到時應該將blog更改主題,還是結束此blog,現在還未有定案. 希望會有其他人來看看.
今天想說說自己的故事!
有人經常會談及命運的問題.身為天主教徒,我不相信風水學說,亦很抗拒. 我個人真的不相信擺放一些奇怪的物品,什至寶盒,在家的某一方位,會帶來改變. 我亦認為改名的責任是在父母身上,不是在素未謀面,什至一世都不會相見的風水師身上. 我有位朋友,只小體弱多病,父母聽從風水師的指示將其名加上水和金的部分,結果兩年前他得到耳疾,一邊耳永遠失聰.
但某程度上我亦同意人生一部份是天主安排好的. 有些人自出生環境比其他人學,有些人自少體弱多病.
雖然如此,我應該命運很多時都在自己的手上
就讀書而言,很多成績不好的人,上不到大學的人,埋怨自己天資不好,家裡沒有錢供書教學,入不到英文名校等等
我自己當年在屯門出生,但在屯門只讀到小二,小三便搬到天水圍,在那裡一直讀書到中五
在屯門讀小學時,我的成績不是特別好,亦不是特別差,因我的小學亦是一間不錯的學校.但相比起母親師奶朋友的子女,我並不標青
到天水圍後,因數學成績差,在小學成績中等. 在那裡我認識到三位兄弟,其中兩位成績都比我好很多,另一位與我差不多.
到中五後段,幸好考試考得好,加上政府取消了學能測驗,改以校內成績作準.我在小六的兩次考試也考得不錯,除了數學仍是不合格
當時升中時,我已決定不會升英文中學,連自己收生也選擇中文中學(自己的母校). 相比起兩位兄弟,我的成績往往比下去,而他們當然選擇了英文中學
放榜時我很滿足,因為入了第一志願的中文中學,而兩位兄弟順利入了英文中學,另一位兄弟後來成績比我差了,入了另一間中文中學
用現在的標準來說,我當時的舉動近似瘋狂,因為當時我努力考入了學校的第一組,可以選擇英中,但因我是名單的最後一名,機會不大. 而且那時候我真的不感受到有很大的壓力,父母亦給我自由.
母校當年出名功課沉重,我想是母校想增值吧. 第一個星期功課的壓力大得令我吃不消. 加上911事件,突如其來的剪報,殺我一個錯手不及.
後來慢慢才習慣.在中學五年內,我欠交的功課數量少於五份,因為自小的便有種感覺,功課必須在上學前完成.差不多每天放學,我都會立即回家,稍稍休息一會便會做功課,電視也少看.放假亦會盡量完成所有功課才會去玩.
以前週六要補習,補習後兄弟都相約我去打球,但我很多時都拒絕,因為我真的要做功課.但連兄弟的父親也看不過眼,因為連他也不相信我真的要做功課.
中學時我的成績穩步上揚,到中三時成績已很好,中四已經是全級三甲,中五終於考獲人生首個全班第一
但我兩位入了英文中學的兄弟,在初中時已沉默打機,當年興起網吧,他們放學經常到那裡溜連.欠交和抄功課是平常不過我事.
我永遠都不抄功課,中學的同學差不多全都不努力讀書,我要去玩不讀書的話,理由比他們更充分
當然母校水準與英文中學的距離始終有距離,所以會考才是比較真功夫的地方
結果我比讀文科的那位兄弟高分,讀理科的兄弟有二十分以上,因為他天資的確聰敏,是那種不讀書也懂的人.而且母校當年還好像不在乎公開試的成績一樣,沒有很多補課.相反兄弟們的補課佔了整個假期.
及後和文科的兄弟一同去了交流,理科的兄弟升讀中六
回來後我決定去美國讀書.一直都鼓勵文科兄弟一同往外國讀書,但他要挑戰AL,即使要讀私校也要留下.
去了美國,當年收到會考成績也有後悔,因為可以做得更好,只是在study leave沒有好好把握時間,所以拼命地讀.當時根本不是那所是名校,只知要爭取高的GPA.面對著很多名校港生,更加不敢想像能與他們一同考進好的大學.
結果兩位兄弟先後AL滑鐵爐.理科的決定到英國升學,文科的,當年我回港,已被大學取錄,真的苦口婆心勸他到外國讀書,因為他資質比我好,家境又比我好很多,如果我可以入到好的大學,他一定也可以.
可惜他有點的想法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亦不肯聽我的勸告.當然我明白,當年他有些家庭問題. 而他的家人,雖然比我家有錢得多,但竟然怕供他留學後便不能花錢玩樂,一年去多次旅遊,即使沒有斷言拒絕,但沒有鼓勵他.
最後,他在一間中上的香港大學升讀副學士,憑自己努力,一年後升回學位. 當場值得高興,但明知他可以更上一層樓,實在很可惜.
我不是看不起香港的大學,香港的大學也有很多出色的學生(雖然大多是內地生).但香港地方實在太少,只有8間大學,互相競爭是沒有意思的. 現在很多大學生的眼光淺窄,能夠出去看看這個世界,學到的當然較多. 連他們都知道,香港大學的國際化只是笑話一則,內地生扮國際生,只是課堂上要用英語溝通而已.
美國大學的國際化,令你認識到世界是那麼大.在校園差不多每個國家的學生都能找到,一些港人以為落後的地方,他們出的學生才是最出色. 大家以為非洲人一定是最差的.他們的學生很多都很出色.泰國的年青人的英語連鬼佬也讚不絕口.
香港有很多垃圾評論提及到海外升學,只強調名牌大學,和特快學位.什至說入不到名牌大學,便不要出國升學,以免浪費金錢.這些人只是嘩眾取寵.首先,外國有很多很好的大學,香港人都未曾聽過.如果你將未聽過的大學當成野雞,那只是你的無知.到外國升學,學到的不只是學業上,更多是生活上.能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管理自己的apartment,這些經歷是無價的. 曾經在論壇上看過一篇留言,有位在澳洲升學的人,說自己學到的,是將不開心/生病的事不告訴父母,以免他們擔心.
當然不是說出外國升學才能成就有用的人.有些人家境不好,不能負擔到外國升學.但若然家庭能負擔,也要自己懂得把握機會.當年如果我是怕死的話,即使父母肯負擔學費,我也只會留在香港. 當然,不只是香港學生,我有些在大學的美國同學亦覺得出國多年是不可思異,寧願安於現狀.
自己讀政治,而且也會很偏激,每事罵,每事反對.但近兩年少了,除了因為在大學受了兩年的政治學訓練,不能盲目附和主流的意見外,還因為我真的不覺得一些情況香港什至中國比外國差很多. 若然你是陶傑的忠實支持者,又從未出國,你當然會認為英國美國一切都很美好.無錯,歐美在教育和公德方面比我們好. 但中國人亦不是陶傑口中的地底泥.我也見過外國人隨街吐痰,在街止席地而坐,睡在公園的長椅上. 我未見識過的話,還會以為這些只是中國人的特性.
說兇殘成性,英國人當之無愧. 毛澤東當年當然害死很多中國人,但英國人在世界各地,為了爭套資源而建立殖民地所殺的人亦不少. 當今很多國與國之間的爭拗,如以巴衝突,都是由英國人而起. 英國人亂劃國界,令同族的人分開,邊境衝突不斷,我不知道陶傑有否提及過.
我想指出的,是我自小讀的都不是名校,成績進步也只是後天努力,會考取得十八分,但今天我仍能考進一所出色的大學.命運當然幫了我,因為我的家庭能勉強提供機會給我到外國升學,父母亦願意犧牲享樂,得到天主保佑,再說可能是自小不抗拒讀書.但有了命運,亦要靠自己把握機會.自小學到社區學院,我身邊的朋友都不愛讀書,只顧玩樂,我大可跟他們去玩樂而不讀書,但我選擇了自己努力.我也經歷過用兩小時查字典,為了看兩頁的英文書的日子.天生不聰明不是罪,我相信後天可以補救.自己放棄自己的話,沒有人可以拯救你.即使天主保佑,你不回應並行動,也是沒有用.
當然,現在我還是學生,還未受社會的挑戰.我準備好在醜惡的社會上有各種指責:你在有名的大學畢業又如何,看看你會考的分數?/ 如果你只是在一所野雞中學畢業/ 你入到你的大學只是因為你是CC transfer,只是好運
最難受的莫過於連自己的母親很看不起自己.她愛到處"認叻",但已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為了顧全自己的面子,將我的會考分數自行提高,以"符合"XX大學學生的身份,真的很感謝她.說過,罵過,又如何?她不明白,今天我在學業上的成功,是我從中學開始一步一步以努力建立的. 我曾經做錯,在會考期間不夠努力.但沒有這個錯,我可能不會在CC這麼努力.我不怕公開自己的中學,CC的名,因為這都是我的經歷,見證了我的奮鬥.到今天,每次在campus,我都會問自己,我真的是這間大學的學生嗎?我經常取笑自己是大學中最差的一位學生,但有人跟我說過,Admission的人不是傻的,從幾萬個申請中選中你,必定是有原因.幸好到今天,GPS雖然不高,但成績都是A- - B-,從未拿過C.我已經覺得是很成功. 但當自己最親的人不會這樣欣賞你的話,那種傷心是不為旁人所明白的.
運氣有其角色,但自己的態度才是最重要.
順帶一提,這幾年在外國留學,差不多每天上學的午餐都是自製三文治.
這個習慣由奧地利那一年交流開始養成.由於歐洲的物價高得驚人,出外用餐不是日常的活動,所以每個人都會自備三文治.奧地利的麵包的火腿質數都很好,而且是hostmom提供,所以初時只是不習慣,後來覺得沒有大不了.
到來了美國,雖然物價比歐洲低,但即使在學校吃飯,都要至少6-7元美金.當然你可以用3美金買漢堡和墨西哥快餐,但你的身體健康恐怕會被犧牲
到現在,我都是每天自備麵包,一來方便,二來每天在學校吃飯的話,要花多很多錢.雖然父母都勸我買食物不要省錢,但自己家庭真的不是富有,學費和租金已佔了匯款很大部份.不過美國的麵包真的很難吃,有時自己也會覺得難受,很多時溫書到4,5時又會肚餓.但相比其他捱餓的人,真的算不上什麼. 這個是個很好的經歷.
洗衣服,去超市,焗蛋糕,回教堂
晚上八時正mass,只有三十多人,少得可憐,有位露宿者出席,但開始時比神父請走,雖然他身上發出的味道真的極度濃烈,但我覺得有點兒那個
教堂內的其中一位女神主動跟我談了幾句,算做有些安慰
做聖血員一切順利,完成後清理,跟一同做聖血員的一位男人談了一會,他是在大學工作,來自Texas 的
教堂在活動室設置了potluck,但自己一早已在超市買了羊扒和紅酒給自己慶祝. 仍去看看,吃了些食物,有人帶了炸雞,竟然非常好吃.
吃了一會,因為沒有認識的人,連神父也怕了我,去了跟成年人談天,所以趕回家煮羊扒. 感恩,因為我的車子沒有被阻塞.
回來吃了三塊羊扒,一些麵包,飲了大半支紅酒,很滿足. 羊扒在超市,六塊賣20元,很貴,但一年一次,況且一直想買又不捨得,趁著節日慰藉自己寡佬的心情也不過份
紅酒來自上次試酒的地方Sonoma,是cab,這支濃得很,飲得慶起,把前幾天剩下的白酒加入檸檬水來飲,當然醉了
躺在床上看剛到的Hebe演唱會DVD,很好,看到一半去了洗澡,之前已嘔吐過一次,怎料洗澡的時候嘔了三次.很方便,把後半的浴門打開,把頭伸出馬筒便可以嘔吐,不會弄污地方. 太耐沒有這樣醉過,這樣做酒精麻醉自己也真的不錯.
看完Hebe 的演唱會,意猶未盡,再看一套買了很久的美國校園爛片,因之到中段不能播放,這次順利看到最後. 睡覺,早上曾醒來,然後一直睡到下午二時
今晚有朋友來臨,感覺應該會好一點
-----------------------------------------
這幾天都有更新此blog,除了因寡佬節氣氛濃厚而有感而發外,亦想趁著空閒多點更新. 下年六月應該會完成學業,回到香港,到時應該將blog更改主題,還是結束此blog,現在還未有定案. 希望會有其他人來看看.
今天想說說自己的故事!
有人經常會談及命運的問題.身為天主教徒,我不相信風水學說,亦很抗拒. 我個人真的不相信擺放一些奇怪的物品,什至寶盒,在家的某一方位,會帶來改變. 我亦認為改名的責任是在父母身上,不是在素未謀面,什至一世都不會相見的風水師身上. 我有位朋友,只小體弱多病,父母聽從風水師的指示將其名加上水和金的部分,結果兩年前他得到耳疾,一邊耳永遠失聰.
但某程度上我亦同意人生一部份是天主安排好的. 有些人自出生環境比其他人學,有些人自少體弱多病.
雖然如此,我應該命運很多時都在自己的手上
就讀書而言,很多成績不好的人,上不到大學的人,埋怨自己天資不好,家裡沒有錢供書教學,入不到英文名校等等
我自己當年在屯門出生,但在屯門只讀到小二,小三便搬到天水圍,在那裡一直讀書到中五
在屯門讀小學時,我的成績不是特別好,亦不是特別差,因我的小學亦是一間不錯的學校.但相比起母親師奶朋友的子女,我並不標青
到天水圍後,因數學成績差,在小學成績中等. 在那裡我認識到三位兄弟,其中兩位成績都比我好很多,另一位與我差不多.
到中五後段,幸好考試考得好,加上政府取消了學能測驗,改以校內成績作準.我在小六的兩次考試也考得不錯,除了數學仍是不合格
當時升中時,我已決定不會升英文中學,連自己收生也選擇中文中學(自己的母校). 相比起兩位兄弟,我的成績往往比下去,而他們當然選擇了英文中學
放榜時我很滿足,因為入了第一志願的中文中學,而兩位兄弟順利入了英文中學,另一位兄弟後來成績比我差了,入了另一間中文中學
用現在的標準來說,我當時的舉動近似瘋狂,因為當時我努力考入了學校的第一組,可以選擇英中,但因我是名單的最後一名,機會不大. 而且那時候我真的不感受到有很大的壓力,父母亦給我自由.
母校當年出名功課沉重,我想是母校想增值吧. 第一個星期功課的壓力大得令我吃不消. 加上911事件,突如其來的剪報,殺我一個錯手不及.
後來慢慢才習慣.在中學五年內,我欠交的功課數量少於五份,因為自小的便有種感覺,功課必須在上學前完成.差不多每天放學,我都會立即回家,稍稍休息一會便會做功課,電視也少看.放假亦會盡量完成所有功課才會去玩.
以前週六要補習,補習後兄弟都相約我去打球,但我很多時都拒絕,因為我真的要做功課.但連兄弟的父親也看不過眼,因為連他也不相信我真的要做功課.
中學時我的成績穩步上揚,到中三時成績已很好,中四已經是全級三甲,中五終於考獲人生首個全班第一
但我兩位入了英文中學的兄弟,在初中時已沉默打機,當年興起網吧,他們放學經常到那裡溜連.欠交和抄功課是平常不過我事.
我永遠都不抄功課,中學的同學差不多全都不努力讀書,我要去玩不讀書的話,理由比他們更充分
當然母校水準與英文中學的距離始終有距離,所以會考才是比較真功夫的地方
結果我比讀文科的那位兄弟高分,讀理科的兄弟有二十分以上,因為他天資的確聰敏,是那種不讀書也懂的人.而且母校當年還好像不在乎公開試的成績一樣,沒有很多補課.相反兄弟們的補課佔了整個假期.
及後和文科的兄弟一同去了交流,理科的兄弟升讀中六
回來後我決定去美國讀書.一直都鼓勵文科兄弟一同往外國讀書,但他要挑戰AL,即使要讀私校也要留下.
去了美國,當年收到會考成績也有後悔,因為可以做得更好,只是在study leave沒有好好把握時間,所以拼命地讀.當時根本不是那所是名校,只知要爭取高的GPA.面對著很多名校港生,更加不敢想像能與他們一同考進好的大學.
結果兩位兄弟先後AL滑鐵爐.理科的決定到英國升學,文科的,當年我回港,已被大學取錄,真的苦口婆心勸他到外國讀書,因為他資質比我好,家境又比我好很多,如果我可以入到好的大學,他一定也可以.
可惜他有點的想法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亦不肯聽我的勸告.當然我明白,當年他有些家庭問題. 而他的家人,雖然比我家有錢得多,但竟然怕供他留學後便不能花錢玩樂,一年去多次旅遊,即使沒有斷言拒絕,但沒有鼓勵他.
最後,他在一間中上的香港大學升讀副學士,憑自己努力,一年後升回學位. 當場值得高興,但明知他可以更上一層樓,實在很可惜.
我不是看不起香港的大學,香港的大學也有很多出色的學生(雖然大多是內地生).但香港地方實在太少,只有8間大學,互相競爭是沒有意思的. 現在很多大學生的眼光淺窄,能夠出去看看這個世界,學到的當然較多. 連他們都知道,香港大學的國際化只是笑話一則,內地生扮國際生,只是課堂上要用英語溝通而已.
美國大學的國際化,令你認識到世界是那麼大.在校園差不多每個國家的學生都能找到,一些港人以為落後的地方,他們出的學生才是最出色. 大家以為非洲人一定是最差的.他們的學生很多都很出色.泰國的年青人的英語連鬼佬也讚不絕口.
香港有很多垃圾評論提及到海外升學,只強調名牌大學,和特快學位.什至說入不到名牌大學,便不要出國升學,以免浪費金錢.這些人只是嘩眾取寵.首先,外國有很多很好的大學,香港人都未曾聽過.如果你將未聽過的大學當成野雞,那只是你的無知.到外國升學,學到的不只是學業上,更多是生活上.能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管理自己的apartment,這些經歷是無價的. 曾經在論壇上看過一篇留言,有位在澳洲升學的人,說自己學到的,是將不開心/生病的事不告訴父母,以免他們擔心.
當然不是說出外國升學才能成就有用的人.有些人家境不好,不能負擔到外國升學.但若然家庭能負擔,也要自己懂得把握機會.當年如果我是怕死的話,即使父母肯負擔學費,我也只會留在香港. 當然,不只是香港學生,我有些在大學的美國同學亦覺得出國多年是不可思異,寧願安於現狀.
自己讀政治,而且也會很偏激,每事罵,每事反對.但近兩年少了,除了因為在大學受了兩年的政治學訓練,不能盲目附和主流的意見外,還因為我真的不覺得一些情況香港什至中國比外國差很多. 若然你是陶傑的忠實支持者,又從未出國,你當然會認為英國美國一切都很美好.無錯,歐美在教育和公德方面比我們好. 但中國人亦不是陶傑口中的地底泥.我也見過外國人隨街吐痰,在街止席地而坐,睡在公園的長椅上. 我未見識過的話,還會以為這些只是中國人的特性.
說兇殘成性,英國人當之無愧. 毛澤東當年當然害死很多中國人,但英國人在世界各地,為了爭套資源而建立殖民地所殺的人亦不少. 當今很多國與國之間的爭拗,如以巴衝突,都是由英國人而起. 英國人亂劃國界,令同族的人分開,邊境衝突不斷,我不知道陶傑有否提及過.
我想指出的,是我自小讀的都不是名校,成績進步也只是後天努力,會考取得十八分,但今天我仍能考進一所出色的大學.命運當然幫了我,因為我的家庭能勉強提供機會給我到外國升學,父母亦願意犧牲享樂,得到天主保佑,再說可能是自小不抗拒讀書.但有了命運,亦要靠自己把握機會.自小學到社區學院,我身邊的朋友都不愛讀書,只顧玩樂,我大可跟他們去玩樂而不讀書,但我選擇了自己努力.我也經歷過用兩小時查字典,為了看兩頁的英文書的日子.天生不聰明不是罪,我相信後天可以補救.自己放棄自己的話,沒有人可以拯救你.即使天主保佑,你不回應並行動,也是沒有用.
當然,現在我還是學生,還未受社會的挑戰.我準備好在醜惡的社會上有各種指責:你在有名的大學畢業又如何,看看你會考的分數?/ 如果你只是在一所野雞中學畢業/ 你入到你的大學只是因為你是CC transfer,只是好運
最難受的莫過於連自己的母親很看不起自己.她愛到處"認叻",但已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為了顧全自己的面子,將我的會考分數自行提高,以"符合"XX大學學生的身份,真的很感謝她.說過,罵過,又如何?她不明白,今天我在學業上的成功,是我從中學開始一步一步以努力建立的. 我曾經做錯,在會考期間不夠努力.但沒有這個錯,我可能不會在CC這麼努力.我不怕公開自己的中學,CC的名,因為這都是我的經歷,見證了我的奮鬥.到今天,每次在campus,我都會問自己,我真的是這間大學的學生嗎?我經常取笑自己是大學中最差的一位學生,但有人跟我說過,Admission的人不是傻的,從幾萬個申請中選中你,必定是有原因.幸好到今天,GPS雖然不高,但成績都是A- - B-,從未拿過C.我已經覺得是很成功. 但當自己最親的人不會這樣欣賞你的話,那種傷心是不為旁人所明白的.
運氣有其角色,但自己的態度才是最重要.
順帶一提,這幾年在外國留學,差不多每天上學的午餐都是自製三文治.
這個習慣由奧地利那一年交流開始養成.由於歐洲的物價高得驚人,出外用餐不是日常的活動,所以每個人都會自備三文治.奧地利的麵包的火腿質數都很好,而且是hostmom提供,所以初時只是不習慣,後來覺得沒有大不了.
到來了美國,雖然物價比歐洲低,但即使在學校吃飯,都要至少6-7元美金.當然你可以用3美金買漢堡和墨西哥快餐,但你的身體健康恐怕會被犧牲
到現在,我都是每天自備麵包,一來方便,二來每天在學校吃飯的話,要花多很多錢.雖然父母都勸我買食物不要省錢,但自己家庭真的不是富有,學費和租金已佔了匯款很大部份.不過美國的麵包真的很難吃,有時自己也會覺得難受,很多時溫書到4,5時又會肚餓.但相比其他捱餓的人,真的算不上什麼. 這個是個很好的經歷.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