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10

生產力

今天早上本想到教堂參與感恩祭 可惜附近的教堂主要的教友為墨人,英語mass9點便開始 之前幾次都起床失敗 昨晚本想早點睡,卻因前兩晚太遲睡而睡不著 幸好今天十點便起床 十一點多便出門與roommate們共晉午餐 吃Souplatation, 沒有上次好吃,胃口亦不好 一點多回到學校溫習 不斷清理 discourse 的reading,雖然只是草草看過 到七點鐘便離開,往山頭火吃飯 在mizuwa 買了很多食物,迎戰final 回家與roommate計數,大家先付的支出已積壓數月 最後付最多錢的是我,因為多數水電煤上網都是roommate們先付 很感謝我的roommate因為他們今天其實不用留這麼久在學校 雖然大家住了一起只有半年,但我仍要說,能跟他們一起住是我的福份 兩位roommate可算是我在cc轉到U最熟識的人(其實也不算很熟) 但我也能找到人一起搬apartment,令我上學方便了很多 當初其實不太想搬離黑人host,因為她對我很多,我又有很多機會說英語 但離學校太遠,L.A.的交通亦十分惡劣,實在捱不住每天五時半起床,六時出門的日子 況且她的經濟情況實在太不穩定,所住的房子隨時會便銀行收回 所以我不得不為自己著想 無論如何,感謝天主的安排吧 希望與roommate們能好好住到畢業,實在不想再搬屋

heaaaa

已經hea了兩天 今天還好,看了三篇積壓已久的reading 時間過得很快,在家中不能專心 幸好黃昏下決心到超市購物,家中糧食,飲品已缺貨,也為考試周準備些小食 無聊地在youtube看人家接新娘的片段, 我在想,若然將來有幸娶妻,我這個朋友不多的人怎能找來兄弟團呢 加上自己"唔玩得",難道真接在門口付上9999便入屋劫妻? 我所想的婚禮和婚宴都是簡簡單單的 對於我,最重要,最幸福的是找到個天主教徒的女生,在教堂內由神父作見證, 一段婚姻能被天主祝福,才是最幸福的 越想越瘋狂 只想補充一句,希望我將來的妻子是我認為的那種"靚"!!! 希望天主不要真的讓我去當神父,我是不能守獨身的,haha 明天跟roommates一起回校搏殺,目標是由中午溫習到晚上,希望可以做到 今天最值得搞笑的,是看六點半新聞時,一眾高官和特首到地區宣傳政改 大家連叫口號也不能一致,香港為何變得這樣差 連政府都不能認認真真做事,難道真的要把香港送上絕路嗎 今年加州天氣瘋了 已經五月尾,早兩星期每天還很冷 早兩年還下雨,從未在L.A.發生 (加州是冬天下雨的) 今天終於開始熱,雖然很痛恨,因為沒有冷氣 但看著氣候變得這麼誇張,也不忍心吧 終於今晚乾了一樽Perrier

閉關前夕

盡量都希望保持更新這個blog,但是又發覺漸漸離我5年的xanga而去 這裡自由行多,那邊父親大人經常收看,很難寫出自己的真正感受 我的性格就是愛把心事收收埋埋 星期一放假,但一星期後便final 一個quarter又快將完結,在大學一年了 朋友結交不到,活動沒有參加,覺得自己沒有用之餘,亦感到前途什灰暗 有時想,既然自己已不盼望有結婚的一天,父母又不需我供養,自己朋友亦不多 我應該更加勇敢去做一些人工不是很高,但有意義的工, 但我還是想考AO,考入政府,我總想信,若然我能考入政府,我至少可以作出一些改變 面對空白的resume,只好嘆息 其實我已慢慢地接受自己孤癖的性格,看到香港也有很多人自己一個生活, 我也要尋回自己,所以我決定下年獨自到NYC 和 DC 旅遊 想當年自己十八歲便獨自遊倫敦,近幾年好像自己的能力開始倒退 我要慢慢接受這種一個人的生活 老實說,自己亦習慣了耳根清靜 最近發現了一個blog,是一家三口的blog 是一對剛做人父母2年的年輕夫妻和一個小女孩 那對父母真的很有心,內有entry數千篇,插圖弄得美輪美奐 看到他們的生活日記,我這個冷漠的人都感到幸福 但回想自己的兄弟,看見他照顧兒子的經歷,便知道固中的辛苦 對自己沒有信心,看見父親六十歲有多,還要辛勤地找生意,母親五十多歲,每天背著重重的食物為人上門陪月 為的是供養的這個少爺到外國讀書,對比他們,我所謂讀書的辛苦不算什麼 我可以做的,只有狠狠地溫書,希望盡量以最好的成績畢業 今天發覺,原來草食男其中一項條件是要有美貌 美貌,我並沒有,自少都不是受女生歡迎的,不知道為何,我常常覺得很多女生們(特別是坊間認為是漂亮的),都不願跟我說話 但其實我對他們興趣都不大,我認為美若天仙的女生,旁人都會認為我雙目失明,我是有特定喜好的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健身,已經維持了差不多半年,近期進展慢了.希望可以持之以恆. 最近在political discourse 的班上發現了我的女神,可以說是我來美以來唯一令我覺得"嘩嘩聲"的女生 她是一位伊拉克裔美國人,沒有頭巾,皮膚有點深色,但樣貌身材都非常好(對於我) 一直都認為中東女子是最美的 可惜的是,只是遠觀,我已經十分滿足,沒有主動結識的動力. 下星期是最後一星期課堂,好好讓這段回憶埋藏心底吧! 這個週末,許勝不許敗,一定要把積壓的read...

多事之日

星期三 今天早上乘巴士的時候,發覺人少了很多. 臨近final的普遍現象. 上非洲政治時,教授說會在課堂後派發take home paper,這份paper是寫關於一本描述非洲的小說. 老實說,我做的時候已知道這份paper我做得很差,因為我連那本小說的內容都不明白 做的時候在網上買了筆記,幫不了很多 來了美國差不多三年了,英文的確進步了不少,但始終是中文中學讀書,起步比較遲,記生字也很差 其實一般的readings已經能應付 (不能應付的話,我不可能主修政治,因為實在太多書要看) 但我對一些文學的書掌握得很差,很多時我明白作者寫的每一個字,但就不知道究竟作者想帶出的意思. 教授提及有四人涉及抄襲,這個時候我很害怕,自小我都很易被嚇倒,就算自己沒有做錯,都會感到驚慌. 最後下課收到自己的paper,居然拿了A+,在大學第一次. 以為改文的人沒有細心閱讀,但他有改正我的文法,證明他有細心讀過 其實內心又不是這麼開心,因為我付出了很少,差不多交文前一天才真正的做. 有時我會覺得,我寧願拿取低的分數,但學到更多,比拿了高分,但什麼都學不到有意思.可惜,世界時現實的,每個人只會在意分數 今堂談到Civil war 最大感慨是關於civil war的原因, 大部份非洲的civil war都是因為爭奪資源,特別是diamond而起的 因為鑽石,一些地方武裝組織發動戰爭,招攬了兒童作為軍人,先給他們槍械,然後迫他們回到自己的村落,殺光所有人,再強姦村內的女性 這樣做,他們就不會離開軍隊,因為有家歸不得,這個心理上的創傷是不能磨滅的 有同學問,如果大家都不買鑽石,這些內戰能避免嗎? 教授肯定地答,可以! 但教授同時說,在座有任何一位女同學不想在結婚時收到鑽戒嗎? 沒有人回應 我想了整天,為何我們會這麼自私,為了那小小的鑽石,可以讓非洲的平民受苦? 他們被殺,被肢解,女的被性侵犯,小孩雙手沾血 難道要用他們的血,作為結婚的承諾嗎? 我把的所想的打上facebook,一位同學跟我說,將來我結婚時,我的老婆都會作同樣的要求,希望的到時能記得我所學的 我很讚同,所以我希望在這裡作個紀錄: 將來如果我有幸娶妻,她一定不能要求鑽戒 我明白不是所有鑽石都是所謂的血鑽,但教授指出,鑽可全都是一樣,我們不能分辨不同地區出產的鑽石.而且鑽石只有在非洲在找到,是十分稀有的,固此亦非常有價值. 加了這項條...

重拾感覺

星期日終於回校圖書館溫書.一直都想回去,但是星期六晚經常很遲才睡,星期日很晚才睡醒. 加上很多時星期日要到超市入貨,泊車費亦貴,所以之前沒有下決心回校 今次幸好有roommate陪同回校,逗留了五小時,期間休息了十分鐘,清理了多份積壓的reading 星期一四點十五分下課後,亦留校至七點才離開 考試迫近,還有大量reading未讀,不得不努力 回想起兩年前,剛來到美國,拼命地讀,星期六日都在Mountain View library逗留至關門,每天放學都會留校溫書 現在的我,其實年多前,已經懶散了,可能是因為一開始迫得自己太緊 這一年來,週末的時間都是hea 希望盡快重拾兩年前的我吧,不竟來到大學後成績只是平平,希望提高自己的GPA,至少提高找工作的競爭力

又再重新開始

這個blogger已經被我重整過十萬次,曾經想過做政評,亦曾為"她"寫過多篇網誌 現在想回到最基本,只想寫寫自己的感受,為自己作一個紀錄 離開香港到外國已快四年,現在才真正為自己作過紀錄,其實真的比較遲 本身已有xanga 5年多,但父親經常到訪,有時把自己不快的感受和擔憂登出,瞬間便會收到他的來電 不是怕煩,只是不想父母擔心.小弟已二十一歲,離家一段時間,自己學會照顧自己了. 希望這個blog能讓我暢所欲言吧. 還有一年多便畢業,希望我會有恆心去作一個最後的紀錄. 第一篇網址,先來個回顧 2006年,是我考會考的一年.我在一間不太有名的中文中學讀書,但對英文非常感興趣,至少不像其他同學一樣,憎恨英文.加上初中時父母關係不好,經常開戰,所以很早會有出國留學的念頭.但當時父母負擔重,一方面供樓壓力大,另一方面,家姐到了日本讀書,洗費驚人. 幸好經人介紹,認識了一間國際交流機構,可以以極便宜價錢,換取出國交流一年的機會.所以中五一開始,我便知道會考後我會出國.但中四開始,我便發奮,成績愈來愈好,到中五最後一次考試,終於嘗到人生首次全班第一的滋味. 即使如此,我沒有放棄會考,因為當時父母不能保證他們能在我交流後供我到外國讀書. 會考最終考到不錯的成績,但其實可以再好,只因為我在Study leave時過份懶散. 交流的國家,我選擇了奧地利.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到那裡這個國家,一直都只是對英語國家有興趣.但是,因為英語國家的年齡限制,自己又不想到美國,再加上受到回來的交流生影響,希望到歐洲見識,所以便選了歐洲.至於為何奧地利呢?一來,我想學德文.二來,我希望到一些小國.三來,我以為那裡沒有很多華人(去到便知道是錯的).還有一個無聊的原因,就是我覺得奧地利這個國名很好聽. 短短十個月的交流,經歷了很多,學到了很多,見識了很多.渡過了十八歲生日,十八歲差點醉死維也納,十八歲已見識過所謂的party,disco,night club,已到個歐洲多國.酒量好了.最重要的,是有個奧地利媽媽,並在所住的村內教堂受洗,成為天主教徒. 短短的十個月,十分不捨地離開.下一站又是意想不到的地方:美國. 當初選擇美國,只是因為費用便宜 (當然最後發覺又是錯的). 到了美國加州三藩市灣區,上社區學院 community college. 一到步,因有一年的交流經驗,以為自己是...